評論:商家不為難顧客很難嗎?
聯(lián)商網(wǎng)特約評論:《廣州日報》14日消息稱,廣州一家自助餐廳兒童吃飯按體重收費,重量不超過25斤的小童可完全免費,而1.4米以下(含1.4米)的兒童午餐時按0.55元/斤,晚餐按0.70元/斤收費。
這要么是存心刁難顧客,要么是無心效顰。9月媒體報道稱,日本TANITA餐館大獲好評,原為體重秤廠商,因出版健康美食類暢銷書,又在自己的員工餐廳中實踐得當(dāng),后來索性對外營業(yè)開起了與體重掛鉤的健康飲食特色餐廳。
都是有關(guān)顧客體重的餐飲營銷,中日兩店營銷高下立判。廣州該餐館沒能力學(xué)TANITA,就囫圇吞棗做了似是而非的最后一部分。譬如菜市場賣蟹,三兩一只大小的賣50元/斤,六兩以上的賣80元/斤等。
中國部分商業(yè)環(huán)境浮躁到這個程度?就像有人說吃五個餅的時候飽了,好多人一上來就要吃那第五個餅,以為能飽。簡單粗暴到令人發(fā)指,杰出營銷本是藝術(shù),營銷本有引領(lǐng)力量,營銷本來溝通顧客情感,現(xiàn)在卻是這么粗制濫造。進店前用大秤稱人家的孩子,重了就多收,輕了就少收,美其名曰為顧客省錢,實際上是為難顧客!
小孩的體重一旦被當(dāng)作按重付款的指標(biāo),就被物化了,家長們這頓飯如何吃得愉快,怎么還會下次光顧?人家做營銷活動要本地化、人性化、擬人化,它倒好,把人“物化”。現(xiàn)在三四歲的孩子,多是不怎么吃飯,喜歡吃零食、水果,疼愛的大人追著孩子吃飯,然后希望他們健康,或者略胖一點。退一百步講,即使顧客從心理上并不介意,這個計算方式也是錯誤的,有的是體重與飯量成反比的人,他們拼命吃,仍然瘦,比身邊的許多胖子飯量多兩倍也無濟于事。
而麥當(dāng)勞是這樣的:“喜歡你來,喜歡你再來”——是不是很快樂迷人?而廣州該餐廳的姿態(tài),明擺著要對顧客的孩子指手畫腳以輕重論飯錢,用一個錯誤的衡量指標(biāo)魯莽評價顧客的孩子、小顧客,這種門店營銷與尊客文化是很致命的。
中國消費者最熟悉的體重秤多在藥店,進店顧客或路人,尤其是女顧客,常會用一下店口的健康秤,來比較近期體重,安排她們自己的最近伙食和采購計劃等。這件事,一來為顧客及潛在顧客提供價值,二來間接影響和帶動藥店及周邊消費。是一種好的導(dǎo)向,最起碼滿足了顧客希望知道最新體重的小小心愿,她們中有人每次經(jīng)過都會上去稱重,或高或低都順便記住這個藥店;進一步,就是關(guān)聯(lián)影響了。無形中,是把顧客從外面往里拉。
而自作聰明的廣州自助餐店,則是把顧客往外面推。讓顧客不高興,孩子并不樂意,令人莫衷一是。要讓顧客參與,讓顧客開心,讓顧客愿意,而不是無端設(shè)障并為難顧客?纯肯德基,比如它的游樂區(qū),會提醒孩子的監(jiān)護人陪同拖鞋入內(nèi),而不是傻乎乎地挑監(jiān)護人的高矮胖瘦。
報道中,記者咨詢當(dāng)?shù)芈蓭熀陀嘘P(guān)部門,均表示商家并不違規(guī)。只是,商家營銷經(jīng)營的事,不違規(guī)大概就像一個人沒有觸犯道德底線那樣卻非常無趣吧,僅此而已,而怎樣做人,如何討人喜歡,就無從得知了。
如果店老板馬上砸了那個破秤,還不算晚。或者干脆深度研究怎樣根據(jù)體重提供健康飲食套餐,就是積極嘗試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lián)商網(wǎng)特約評論員林尚玉/文 博客http://blog.linkshop.com.cn/u/28134/index.html)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