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guī)模閉店后,書亦燒仙草先倒了?
來源/氫消費
撰文/阿森
夏天剛過,沒想到剛過完生意主場季節(jié)的新茶飲,會因閉店太多、舊設備賣不出去而登上熱搜。
在二手設備賣不出去的新茶飲品牌中,近幾年都生意不好的書亦燒仙草首當其沖,古茗和滬上阿姨也涉及在內。
(圖片來自小紅書)
在2022年時,書亦燒仙草還是門店數(shù)僅次于蜜雪冰城的第二大新茶飲品牌,短短兩年的時間,書亦就被多個同等價位段的其他品牌追上。這其中,既有激烈競爭中的戰(zhàn)略失誤,又有市場飽和后被淘汰出局的無奈。
一杯杯奶茶累積起來的新茶飲市場就那么大,各路品牌們都躍躍欲試想擠進去分一塊蛋糕。市場變飽,“擠”不過的書亦最先倒下。
01
老的倒下,新的沖進來
前幾日,微博上有網(wǎng)友爆料,今夏由于新茶飲閉店太多,當時低價抄底的二手設備已經(jīng)賣不出去了。有回收商把花六七萬回收的十幾套設備,當廢鐵只賣了2000元。
氫消費查看窄門餐眼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截止今年8月5日,全國奶茶飲品門店總數(shù)為431753家,近一年新開店為167347家,而近一年凈增長僅為35518家,從中可算出近一年的閉店數(shù)為131829家,平均每天都有超360家門店關閉。行業(yè)整體的閉店規(guī)模和洗牌速度可見一斑。
(圖片來自窄門餐眼)
再看書亦燒仙草今年的經(jīng)營情況,截止8月初在營門店數(shù)已僅剩5965家,距離2022年頂峰時超7000家的門店數(shù)已相去甚遠。近幾年,茶飲門店數(shù)不增反減的國民品牌除了一點點和Coco都可,就剩書亦燒仙草了。
極海品牌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近90天,書亦燒仙草新開門店數(shù)為496家,關店數(shù)則達到了1605家。數(shù)據(jù)還顯示,今年6月底書亦現(xiàn)存門店7411家,7月底現(xiàn)存門店6294家,而8月初的現(xiàn)營門店已經(jīng)僅剩5965家。
與書亦一家家閉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家家新品牌沖進紅海。
誕生在西安的茶話弄(起步于2016年,現(xiàn)有門店990家)、誕生在武漢的爺爺不泡茶(起步于2018年,現(xiàn)有門店634家)、誕生在深圳的茉莉奶白(起步于2020年,現(xiàn)有門店642家)等,在近幾年開始成為新茶飲一線品牌。
與書亦燒仙草相比,上述新品牌發(fā)源于地方,或代表地方特色文化、或走國風路線,客單價均高于書亦燒仙草,奶茶品類不拘泥傳統(tǒng)、表現(xiàn)得更為多元,在用料上也死磕品質、打穿爆品,在門店形象和包材印刷上,均比書亦更新潮更精致。
2023年,茶話弄迎來了爆發(fā)式增長,一年內新增了600多家門店,年營收接近10億。在西安、北京等地,多家門店的月營收甚至突破了百萬大關。
爺爺不泡茶主打花香果香茶,在茶的香味上做文章,推出的荔枝冰釀等多款茶成為社交爆品,月銷100萬+杯。
在線上,茉莉奶白經(jīng)常被拿來和霸王茶姬進行對比,它的快速崛起和對消費者心智的搶占,對于整個新中式茶飲賽道而言,都不容小覷。
當新茶飲市場變得飽和,結果就會是老品牌倒下,新品牌繼續(xù)沖進紅海。
02
卷不過就閉店
面對失去的市場,近幾年書亦并非無動于衷,相反倒是做了很多變革。但最終也沒能挽回業(yè)績,只折騰了加盟商,讓加盟商苦不堪言。
為了卷健康,書亦燒仙草上新了全系產品均“0植脂末、0氫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的健康標準,并大力推出了“植物基新茶飲”產品戰(zhàn)略,如推出橙漫山茶花等植物基飲品。
雖然植物基飲品不含膽固醇和乳糖,富含膳食纖維,脂肪含量低,適合乳糖不耐受及追求健康飲食的人群,但怎奈口感差強人意,并沒有掀起太大的聲浪。
相反,書亦近幾年在產品上新上存在著嚴重的混亂。先是一些原本受歡迎的爆品被突然下架,上新的產品不能獲得廣泛認可,又是一些原本受歡迎的飲品配方被不斷更改,導致產品口感和品質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老顧客失望,獲新客變得更難。
在形象更新上,書亦摒棄了以往的書卷風,推出了全新的IP形象“仙蒂”,一只紅色的兔子頭。
但終端在更新新形象后,在消費者端的反饋很差,不僅沒有實現(xiàn)品牌預期的更年輕、更清爽的效果,甚至有消費者認為更新后的是假冒的書亦。隨后,書亦又重新拾起了最初的書卷風,此次品牌形象更新可謂“勞民傷財”。
(圖片來自小紅書)
為了打價格戰(zhàn),書亦燒仙草增加了大量價格在10元以下的產品,并讓這些產品占據(jù)主導地位。例如,主推的新產品如多肉楊梅和楊梅白月光定價為9.9元,且沒有額外的購買條件或套路。同時,新上的薄荷奶綠、桃桃烏龍、茉莉奶綠等產品的價格也都控制在個位數(shù)。
價格戰(zhàn)落地到具體的加盟商門店,由于書亦的進貨成本并未降低,而產品價格卻大幅下降,導致加盟商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加盟商對品牌的抱怨長期存在。
總之,茶飲市場卷的過就卷,卷不過就會面臨閉店。歸根到底是因為,書亦似乎已經(jīng)不具備和同行卷的絕對優(yōu)勢了。
在品牌價值上,書亦作為一個較老的品牌,從“半杯都是料”的主打性價比轉到健康“植物基”并沒有太大的市場反響。其次,書亦近幾年總被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下降的負面新聞所困擾。即使是之前的老顧客,也很難再光顧策略不穩(wěn)的書亦。
在原材料供應鏈上,書亦并沒有像蜜雪冰城和茶百道一樣搭建自身的原材料供應基地,供應鏈目前仍主要依賴第三方,這就導致書亦燒仙草在定價下調時,物料成本難以顯著降低,直接影響到加盟商的收益和品牌的盈利能力。
在產品研發(fā)上,書亦更可謂是既滯后又混亂。從書亦近期的表現(xiàn)來看,其在產品研發(fā)上的更新策略似乎并不夠明確和穩(wěn)定。有時會出現(xiàn)“哪個是爆款就下架哪個”的情況,非常不利于保持消費者的持續(xù)興趣和品牌忠誠度。
03
市場整合,誰會留下
今年5月份,好利來推出全新中式茶飲品牌“好茶”正式進軍茶飲市場。“好茶”主打真材實料,手工現(xiàn)泡,原料皆為精選茶葉與甄選牛乳混合,承諾0奶精、0香精、0反式脂肪酸,致力于做純粹、本位的簡單奶茶。
今年8月份,瑞幸請來劉亦菲代言,上線了幾款輕乳茶,加碼9塊9的價格讓上市首周銷量即突破1100萬杯,上市首月杯量更是突破4400萬杯。
今年9月份,星巴克在牛乳茶中融入了龍井、大紅袍等名優(yōu)茶,上新四款牛乳茶,開始涉足茶飲賽道。星巴克還通過“專星送”服務,特別設置了飲品中的茶包,并允許顧客設置“計時提醒”,確保在送達的約20分鐘內,茶香能夠完全釋放出來,以增加消費者體驗。
事實上,庫迪咖啡也一直瞄準著茶飲賽道,一直有在發(fā)力第二品牌“茶貓”。
當賣蛋糕的、賣咖啡的,靠著自身的知名度、資金鏈和貨品供應體系以及門店終端都來賣奶茶,奶茶市場開始整合,誰會留下?
簡單給茶飲賽道的現(xiàn)狀進行下分類,可以發(fā)現(xiàn):
目前,以喜茶、霸王茶姬為代表的高價奶茶頭部不搞低價,正在“更健康”的道路上無底洞式的卷。如喜茶直接將行業(yè)原來的“3零標準”升級成“四真七零”標準。除了卷熱量、卷咖啡因、卷糖外,不少品牌還直接將奶品升級成了冷藏有機奶。
一杯更健康的奶茶,就是對消費者心智的搶占。消費者即使在行動上不選擇高價的品牌,但心理上對該品牌一定存在認可。
另一方面,有性價比更強的甜啦啦殺進局,4元的檸檬水、1元的冰杯,蜜雪冰城和古茗等第二梯隊仍沒有停止搞十元以內的價格戰(zhàn)。
華安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2023年,新茶飲品牌10元以下消費占比從7%上升至30%,20元以上消費占比則從33%下跌至4%。更多數(shù)據(jù)顯示,茶飲降價的趨勢仍在繼續(xù)。
如今,頭部企業(yè)供應鏈已經(jīng)很完整了,價格戰(zhàn)本身就是行業(yè)洗牌的過程,供應鏈議價能力不夠強的品牌很容易熬不下去。
此外,各具特色的地方茶飲,或雄踞一方或嘗試往更多區(qū)域發(fā)展,正如雨后春筍一樣冒頭,像“麒麟大口茶”打爆一款產品,就吃消費者新鮮感的紅利。
單個品類的茶飲店,如今也迎來了發(fā)展高峰。七分甜單賣一款茶楊枝甘露,雖只有三個口味,但把品類做到極致,消費者仍舊排長隊買單。
類似的打法還有,檸檬茶專賣店,已經(jīng)跑出多個千店品牌珍珠奶茶專門店,已經(jīng)有煲珠公、陳文鼎等知名品牌。
據(jù)《2023-2024中國茶飲行業(yè)年度發(fā)展報告》,2023年新中式茶飲市場規(guī)模已達1933億元,同比增長15.7%。預計到2025年,這一市場規(guī)模將接近2500億元。
今年上半年,全國26家連鎖茶飲品牌新開店數(shù)量達7869家,其中霸王茶姬從3000家擴張至近5000家,在千店規(guī)模的新茶飲品牌中增速位列第一;檸季手打檸檬茶數(shù)量從1500家左右直接增長近100%達到3000家。
市場依舊在,或許只是卷不過的品牌被淘汰出局了!鞍具^淡季,卻死在旺季”,“把店關了之后感覺松了一口氣”。萬千書亦小老板們的心聲,接下來會被更多關店的茶飲店老板所理解。
(圖片來自小紅書)
當茶飲市場變得飽和,關店會變成常態(tài),洗牌在所難免。想要在牌桌上留下,極致性價比、超級大單品、品牌自身熱度不斷,三者接下來對每一個品牌來說都缺一不可。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