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休閑服三巨頭,半年賺不到5億
出品/時代財經
撰文/吳嘉敏
20萬人涌進直播間看創(chuàng)始人“蹦迪”,但曾經的休閑服之王卻難抵發(fā)展頹勢。
近日,美特斯邦威創(chuàng)始人周成建頭戴黑色墨鏡,身穿白色夾克搭配藏藍色運動褲,腳踩運動鞋,在抖音“裁縫周成建”直播間鏡頭前跳起了團舞。這場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20萬人。
這不是美特斯邦威第一次直播整活兒。自2024年官宣品牌新零售5.0轉型以來,60歲的周成建時常活躍于各大社交平臺。今年6月,周成建發(fā)布視頻稱,宣布品牌跨界推出包括潮流休閑、戶外探索、城市通勤等系列的LABUBU主題娃衣,美特斯邦威想要擠進最火熱的潮玩賽道,籠絡更年輕的消費群體。
圖源:“裁縫周成建”抖音號
但是,真正為此買單的人似乎并不多,“不走尋常路”的美特斯邦威業(yè)績仍在大幅縮水。
2025年上半年,美邦服飾(002269.SZ)營收從去年同期的4.14億元同比大跌45.23%至2.27億元;歸母凈利潤由7678.06萬元減至993.03萬元,同比縮水87%。
不只是美邦服飾,同樣來自浙江,昔日對手森馬服飾(002563.SZ)和太平鳥(603877.SH),轉型路上的日子也不算好過。今年上半年,森馬服飾和太平鳥凈利潤都雙雙下滑。
當下,運動戶外潮席卷中國,留給休閑服飾生存的空間愈發(fā)逼仄。過去幾年,他們都試圖轉舵,積極擁抱市場新變化。但要想真正擺脫“中年危機”,可能還需要更多時間。
森馬(廣州塔店)。時代財經攝
浙江休閑服三巨頭半年僅賺4.13億
美特斯邦威、森馬服飾、太平鳥均創(chuàng)立于上世紀90年代。
三家浙江企業(yè)背后都有著草根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美邦服飾創(chuàng)始人周成建,從溫州服裝市場起步,早年經歷過服裝廠倒閉、背負巨債。后來靠獨特的商業(yè)眼光,先提出“明碼標價”,后又采取“虛擬經營”模式,即通過自主設計、委托生產、加盟銷售的經營模式,迅速打開市場。美邦服飾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
同樣起家于溫州,邱光和與其子邱堅強創(chuàng)立的森馬服飾,正是借鑒了美特斯邦威“虛擬經營”模式,同時也瞄準了年輕消費群體,以高性價比的休閑服飾站穩(wěn)腳跟,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
太平鳥是由寧波人張江平創(chuàng)立。創(chuàng)業(yè)初期,太平鳥是一家做休閑男裝起家的服裝公司,后又找準時尚化定位,陸續(xù)推出女裝、童裝、少女裝等,進行多元經營。2017年,太平鳥在上交所上市。
這三位浙江服裝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也一度現身于各大富豪榜單。2008年,周成建以20億美元資產,登上《2008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并位列第五,力壓娃哈哈宗慶后、復星國際郭廣昌等一眾浙江大佬成為當年浙江首富。2015年,邱光和家族以275億元人民幣,在《2015胡潤百富榜》中排第57名。2021年,張江平以95億元人民幣躋身《2021胡潤百富榜》第766名。
但如今,休閑鞋服的生意愈發(fā)難做。
據美邦服飾、森馬服飾、太平鳥2025年上半年的業(yè)績報告,三家休閑服飾企業(yè)營收規(guī)模均出現不同幅度的縮水。截至6月30日,森馬服飾整體營收61.49億元,其中,以森馬品牌為主的休閑服飾業(yè)務營收17.23億元,同比減少4.98%;太平鳥營收28.98億元,同比減少7.86%(調整后);美邦服飾上半年營收僅2.27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5.23%。
盈利方面,2025年上半年,森馬服飾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41.17%至3.25億元;太平鳥歸母凈利潤0.78億元,同比下降54.61%;美邦服飾歸母凈利潤993.03萬元,縮水87.07%。
縱觀整個鞋服賽道,以上述三巨頭為代表的休閑服裝企業(yè)表現已經明顯掉隊。
2025年上半年,運動鞋服龍頭安踏體育(02020.HK)營收達385.44億元,股東應占溢利70.31億元;李寧(02331.HK)營收為148.17億元,期內溢利17.37億元。主打男士商務休閑的海瀾之家(600398.SH),上半年營收也有115.66億元,歸母凈利潤15.80億元。
同期,美邦服飾、森馬服飾、太平鳥三家企業(yè)的合計歸母凈利潤為4.13億元,這一數值僅為安踏體育溢利的5.87%。
事實上,無論是滿街的lululemon,中年人最愛的始祖鳥,還是一年賣出超百億的安踏、FILA等品牌,近幾年戶外運動裝早已突破單一的功能性,成為當下年輕人日常穿搭的必選項之一,休閑鞋服的衰落早已顯現。
消失的“步行街之王”
不過,這些休閑服飾品牌們都曾有過高光時刻。
對于許多消費者而言,美邦、森馬、太平鳥的名字,曾是青春與潮流的代名詞,更是城市步行街的“標配”。早年它們憑借精準的定位和密集的門店布局,迅速擴張一度成為“步行街之王”。
以“不走尋常路”打響知名度的美邦服飾,曾憑借周杰倫、郭富城等頂流明星代言引爆市場。2011年,美邦服飾迎來業(yè)績巔峰,營收達99.54億元,歸母凈利潤12.06億元。2013年,其全國門店數量突破5000家,廣泛進駐各大城市核心商圈,成為行業(yè)標桿。
美特斯邦威(廣州陳家祠生活體驗店)。時代財經攝
森馬服飾早在2016年就實現百億營收,其業(yè)績巔峰出現在2019年,當年營收達193.4億元;憑借童裝品牌巴拉巴拉的表現,森馬的業(yè)績表現始終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聚焦更年輕化設計風格的太平鳥,在2021年末也實現超5000家門店規(guī)模,當年公司營收首次突破百億,但隨后逐年下滑。
然而,當淘寶等電商平臺沖擊線下服裝行業(yè),這些曾以線下渠道為制勝關鍵的休閑服飾品牌,逐漸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失去優(yōu)勢。
截至2024年底,美邦服飾門店數量僅剩607家,2022年~2024年期間,美邦服飾凈閉店近千家。太平鳥門店總數降至3373家,三年凈減少1841家。
與此同時,轉型中的森馬仍在積極拓店,尤其是在購物中心的門店擴張。財報顯示,森馬服飾2024年實現凈增388家門店。
9月4日,時代財經實地走訪三家品牌在廣州門店。其中,位于陳家祠科技園揚韜廣場的美特斯邦威門店,是廣州僅剩的一家美邦服飾生活體驗店。雖地處地鐵口、單店面積較大,且推出“夏季服裝兩件兩折”的清倉活動(原價200元的短袖折后僅50元),但工作日客流以老年人或帶小孩的家長為主!熬下生意難做,線上線下都得靠折扣吸引顧客”,店員坦言。
位于廣州塔負一層的森馬門店雖地處熱門商圈,工作白天客流同樣稀疏。店員表示,“線上線下折扣同步,但客流始終上不來”。即便是在人流較為穩(wěn)定的廣州天河核心商圈的正佳廣場,太平鳥門店也出現“顧客駐足少、進店率低”的現象。
留給大佬們的時間不多了
面對市場的劇烈變化與業(yè)績壓力,昔日的休閑服飾三巨頭選擇了截然不同的轉型路徑。
森馬服飾將主品牌戰(zhàn)略核心對準了家庭一站式購物需求,對標優(yōu)衣庫。截至2024年底,森馬已在全國開設超過500家新形象店,并拓展戶外系列產品,以增強用戶復購。
另一方面,森馬服飾過去的多元化布局仍在持續(xù)。童裝品牌巴拉巴拉已經成為營收“壓艙石”。2024年財報顯示,兒童服飾業(yè)務占森馬服飾營收比重達65.84%,成人休閑服飾占比為32.90%。
美邦服飾將轉型方向鎖定為“潮流戶外”賽道,同時大力推進新零售業(yè)務。2024年,美邦服飾提出“潮流戶外+新零售”雙軌戰(zhàn)略,在全國多地開設新型體驗館,試圖通過場景化體驗吸引消費者。
為快速打開市場,美邦服飾創(chuàng)始人周成建也親自下場。2024年投身直播帶貨,借助創(chuàng)始人IP提升品牌關注度。同時,美邦服飾還通過借勢LABUBU等熱門IP熱度、推出聯名產品等方式,努力貼近年輕消費群體。
太平鳥則走起了高端化路線,提出“悅享品質時尚”的品牌主張,通過設計師聯名、開設千平旗艦店等方式,提升品牌調性。2024年,太平鳥在上海南京東路開設“超級壹號店”等大型門店,將門店策略從過去追求數量的“多點多店”,轉變?yōu)榫劢官|量與體驗的“精品大店”,同時關閉低效門店、優(yōu)化門店樓層的策略,提升單店盈利能力。
9月6日,太平鳥天貓官方旗艦店顯示,店鋪商品單價最高為一款商場同款黑皮衣,售價達4299元,目前該商品已售出4件。
太平鳥(廣州正佳店)。時代財經攝
盡管轉型方向已然清晰,但企業(yè)仍面臨庫存與業(yè)績壓力。截至2025年6月底,森馬服飾庫存數量達8009萬件,存貨周轉天數達191天。美邦服飾的存貨周轉天數則高達472天。
從昔日的“步行街之王”到如今的積極求變,三巨頭的發(fā)展軌跡不僅是中國休閑服飾行業(yè)變遷的縮影,也反映出傳統(tǒng)品牌在消費變革環(huán)境下的艱難轉型。
如今,伴隨行業(yè)成長的60后、70后初代創(chuàng)始人仍堅守一線掌舵企業(yè),但消費市場早已迎來代際更迭,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審美偏好、購物習慣的劇變,正持續(xù)掀起一波又一波新浪潮。
未來,昔日休閑服飾之王能否真正走出困境、重獲增長,仍待時間的驗證。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服裝存量市場激戰(zhàn)的當下,留給傳統(tǒng)品牌試錯、調整的時間不多了。
實習記者張阿敏對此文亦有貢獻。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