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調整多嘗試 做好品類管理
來源:
聯(lián)商網(wǎng)
2009-10-31 16:49
于是我采訪了剛剛錄音完還帶著一臉燦爛笑容的龍店長。
龍店長來自1027門店,該門店位于塘廈新頭村,屬于中檔的居民區(qū),為社區(qū)的人們提供便民的服務。采訪之前聽說這個門店的品類管理做得十分到位,門店也因此而受益。品類管理涉及到商品結構,做好她,需要專業(yè)和細心。那么,他們是如何做好的呢?
“你們覺得什么是品類管理?你們自己的理解是怎么樣的?”我開門見山地問她。
她想了想,回答道:“其實吧,我覺得品類管理就是多了解商品知識,多調節(jié)商品結構。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針對自己的經營模式,針對不同的季節(jié)等等來進行商品的調整。我們自己的理解就是這樣的。像我們店就屬于居民區(qū),很多在我們店里面消費的顧客都是住在我們附近的,像小吃類、餅干類、泡面類等都賣的蠻好的,F(xiàn)在冬天到了,一些奶茶類、熟食類都賣的不錯。”
“現(xiàn)在已經到了冬天,商品調整的結構是不是已經做了很大的調整?”我問道。
“是的,特別是那種季節(jié)性很強的商品,比方說巧克力、護膚品等等。這些商品都要引進多一點,因為冬天比較好賣。像一些冷飲的上下限我們就調低了,平時我們都經常調上下限的。”
“在調上下限、淘汰引進方面有什么心得?”我緊跟著問她。
“關注報表、關注公告啊,主要是經常調,要多調整、多嘗試。我覺得品類管理沒那么玄,淘汰商品、引進新商品方面我們是要根據(jù)數(shù)據(jù),但我們更要多嘗試,多了解顧客的心理。另外,我覺得庫存的把握很重要,對于調上下限一定要仔細研究。上下限并不是固定的,很多顧客都有新鮮感。如果雜貨店的話,商品永遠都是一樣的,這樣是不行的。”
“是的,其實品類管理一個很大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地方放最多的商品或者是最合適的商品。”我說道。
“還有放最能滿足顧客需要的商品,”她補充道,“像我們店才20多個平方,如果商品不經常調整,我們是不能滿足很多顧客的需要的。我們就是經常調上下限、淘汰一些商品,然后經常嘗試下新商品。多調整、多嘗試。”
錄音室的外面很靜,龍店長的臉上掛著滿足的微笑,她的流利談吐,使我感覺,她對商品的管理很有心得。得到與付出總是成正比的,商品調整真的很繁瑣,但是她做到了,門店的生意也很好。
多調整、多嘗試,做好品類管理,我們不妨真正地運用好這六個字。
(東莞美宜佳便利店)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