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的陳列可以讓商品說話,可以讓商品留住顧客的眼睛,抓住顧客的心。走進永輝超市你就會知道,原來不管是什么商品,他們都應(yīng)用了假底,每個商品都能很好地吸引顧客去購買。
隨著國內(nèi)消費水平的逐步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yè)開始注重生鮮的經(jīng)營與發(fā)展。隨著零售企業(yè)迅速的發(fā)展壯大,升高的不僅是銷售數(shù)據(jù),還有損耗的劇增,所以每個零售企業(yè)都在不斷地為了減少損耗而努力。
常聽同行感嘆,為什么某某店賣得這么好,而我們的店卻不盡人意。于是大家都試圖尋找原因,開始比商品、比價格、比客流、比服務(wù)……一圈比較下來,似乎忘了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陳列標準。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按理說商家的陳列似乎早應(yīng)煉得爐火純青。但果真如此嗎?不盡然。
零售業(yè)競爭到今天,已不是一句“您好”就可以打動顧客了。顧客的可選擇性變多、變廣,從線下也到了線上。一個實體零售店一般是為方圓幾公里的顧客服務(wù)。顧客很挑剔,但顧客的需求也很簡單,就是到了賣場能很容易地買到他所想要的商品。而顧客所想要的商品就是新鮮的、優(yōu)質(zhì)的、物有所值的商品,怠慢了一個顧客,將付出惹怒了他后面一群人的代價。值與不值在分秒間就會有答案,買與不買也會在數(shù)次購物中有了答案。
現(xiàn)在顧客的購物很多時候是一種沖動性購買,所以商品有沒有吸引到顧客這一點尤為重要。為了提升客流、提升自我的賣場形象、提升銷售額、降低損耗,各商家的確付出了很多努力,同時也為沒有陳列標準而頭痛,一味地認為只要把貨堆上臺面就可以有銷售、有客流,卻沒有很好地去展現(xiàn)商品的鮮度,吸引到顧客的購買,更沒有根據(jù)自我的門店定位來確定自己的臺面陳列和假底應(yīng)用。
事實證明,陳列時如果按合理的色澤及形體搭配,可充分展示商品的新鮮度及讓人產(chǎn)生商品豐富的視覺效果。所以應(yīng)掌握形體搭配原則,即從小到大,形狀相似的陳列在一起,如區(qū)分出圓形的、長形的、短的等;并掌握顏色搭配原則,即由淺到深,黑白相間;還要掌握歸類搭配原則,即將同品類、同屬性商品進行歸類搭配陳列,不僅視覺感觀較好,而且也方便顧客自由選擇,但一定要考慮到形體大小,以免影響臺面美觀。另外,對于重點小分類,必須要有優(yōu)勢商品促銷,并以臺面突出陳列、由大到小量感陳列等陳列形式進一步引導顧客走向貨架深處。這些基本陳列標準都是大家應(yīng)該知道,但是別忘了商品和人一樣也是有生命的,如果要完美的展示商品的鮮美度,一定要知道假底陳列這個詞。
什么是假底陳列?它是根據(jù)商品不同形狀來制作銷售臺面的假底,使其整個陳列面保持在同一平面。要用最少的商品,陳列出最豐滿的臺面,假底的尺寸一定是根據(jù)商品的高度、大小來決定的。比如如果潘長江和姚明站在一起差距是很明顯的,怎樣讓他們兩個一樣高呢?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潘長江站到椅子上去,這樣兩人看起來就一樣高了,那么我們的商品也是一樣,應(yīng)根據(jù)旁邊商品的大小和自身的大小差距來決定假底高度。比如陳列黃瓜時,設(shè)定陳列高度為3層,我們給黃瓜做的假底就應(yīng)該是2根黃瓜的高度,這樣,我們只要在陳列臺的邊緣處擺放3層黃瓜,而在陳列臺的中間部分只需要擺放1層黃瓜就可以令臺面感覺很豐滿,如此,中間就減少了2層黃瓜的損耗陳列量。
黃瓜陳列臺的假底
運用假底陳列好的黃瓜
其實假底可以無處不在,所有商品在銷售過程中都可以應(yīng)用假底來襯托。假底材質(zhì)可以是KT板、木材、不銹鋼等多種材料。為什么永輝的生鮮有那么好的陳列,有那么多的顧客都推著滿滿的購物車?這就是因為他有讓顧客沖動性消費的商品。但是市場所有商品都是一樣的,為什么他有我們沒有?就是因為永輝的陳列可以讓商品說話,可以讓商品留住顧客的眼睛,抓住顧客的心。走進永輝超市你就會知道,原來不管是什么商品,他們都應(yīng)用了假底,每個商品都能很好地吸引顧客去購買。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組永輝的陳列。
永輝陳列展示1
永輝陳列展示2
美食家有這樣一個理論,充滿愛心地去做一餐飯,吃飯的人是能感受到里面的愛意,品嘗到的食物也會更美味。如果做陳列時我們也想著是在為我們的愛人搭配一套漂亮的衣服,那么我們的陳列也會非常地吸引顧客的眼球,留住顧客的腳步,抓住顧客的心,引起顧客的購買欲望。
。埳叹W(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