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一棵包菜”的故事,寫給正在尋求轉型、以門店生意為主的傳統(tǒng)人看。
深圳科興科學園B4棟一個最不起眼的商鋪上面掛著“一棵包菜”的牌匾,我找了許久才敢確定這門店就是道哥反復推薦、要我務必了解的互聯(lián)網(wǎng)項目——“一棵包菜”。
店面一共不到30平方米的樣子,包羅了簡易的廚房和儲藏室。進店的人只能站著,即使站著也絕容納不了超過8個人的樣子,如果來個胖點的連轉身都難。入店2個多小時,進店購物的不超過3波客人。
我曾跟不少以開門店為生的生意人一起找過店鋪,這種店面很難被他們看上,首先門店的正門對著墻,注定了人氣不旺。問及為啥會選擇這種店面,“一棵包菜”的老財說:“這個挺好的,我們通常都在辦公樓的茶水間”。
▲ “一棵包菜”創(chuàng)始人 吳坷麟(老財)
“一棵包菜”做的是下午茶的生意,將公司的茶水間作為操作間!耙豢冒恕逼脚_上賣的都是深圳各家精品,如最近的榴蓮千層這一爆款。看似小小的生意,卻大有門道。
一切從用戶出發(fā)
從阿里辭職,老財在杭州開了一家咖啡館,然后黃了。但他說從此發(fā)現(xiàn)真理:食物本身就具有社交屬性。于是,便有了開下午茶的念頭。
大致邏輯是這樣的,老財去別人公司跟老板要了茶水間的運營權,開始為整個園區(qū)的人提供下午茶服務。為什么是要?因為沒花錢。
老財告訴我說,談第一家茶水間的時候失敗了,因為不知道游戲規(guī)則,上去以為錢就能夠解決,爽快地跟老板談價錢。老板歪著腦袋想了半天,問他:“你給我3000塊錢租我茶水間,對我有什么好處,拿你3000塊錢又有什么意義?”
回頭細想失敗的源頭,根本就是沒從用戶角度出發(fā),大公司老板基本不缺3000塊錢。于是他換了打法,跟老板談“員工福利”,把租金變成每月每人100塊錢的包菜幣送給員工,老板爽快地答應了。
就這樣,“一棵包菜”在深圳有了8個小型的落腳點,微信下單,每個小廚房能夠輻射周邊5公里范圍。
降維打擊,平臺化運作
樂凱撒披薩創(chuàng)始人陳寧,傳統(tǒng)餐飲業(yè)的青壯派,在掌柜攻略某次大會上分享經驗時談及了兩點:第一是密集開店,占據(jù)主要有利地形;第二則是打造單品與品牌相連。跟傳統(tǒng)餐飲業(yè)盛行的單一爆品打法不同,“一棵包菜”用的是品類、平臺化的打法。
對于以上兩點,老財?shù)目捶ㄊ牵何也簧瞄L線下開店,因此我只能用技術手段把他們拉到我熟悉的維度來比試,那就是Online。我們面向的主要人群就是城市白領階層,把茶水間作為小廚房,能夠輻射周圍5公里左右人群。我們通過技術手段、營銷手段將客戶拖入線上,只有在我熟悉的地盤才有贏的把握。
按其思路分析,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最擅長的打法,將物理空間變得不值錢。就如同科興科學園的店面,雖然小但至少是臨街鋪面。老財?shù)匿伱娉休d著品牌和生產的功能,對于客戶引流的作用極小,這也是傳統(tǒng)店面無法比擬的,用老財?shù)脑捳f,我的客戶流量天上來。
另外,“一棵包菜”自身的生產能力有限。跟傳統(tǒng)餐飲動輒幾百萬的廚房配置相比,“一棵包菜”的廚房顯得比較簡陋,多數(shù)輕食都來源于供貨商,他們只選擇供貨商中的爆款,比如這周推出的榴蓮千層。
打造包菜仔內容IP
BAT中,騰訊的QQ公仔形象深植人心。這只笑態(tài)可掬的企鵝,著實令當時的騰訊大賺一筆,QQ秀形象的推出曾引起線上一陣瘋狂地購買,企鵝儼然變成了騰訊的“圖騰”。
老財要做的事情跟當年的騰訊一樣,推出自己關于下午茶的“圖騰”——四眼包菜仔。對于“一棵包菜”這個平臺來說,餐食研發(fā)能力薄弱,看似并不具有任何競爭力。但老財定義的平臺意義在于傳播,用他的話來說,未來“一棵包菜”就是連接,通過下午茶這個工具形成社交圈,發(fā)現(xiàn)需求并進行自發(fā)連接。
▲ “一棵包菜”形象代言 四眼包菜仔
可愛的四眼包菜仔是“一棵包菜”的形象代言人,肩負著凝聚社交圈的重要職責。未來的四眼仔將會被打造成為具有內容的大IP,比如全城尋求爆款輕食等內容都會用包菜仔的形象展示。
其實,整個團隊在營銷以及產品設計上已經開始向連接方面進階。例如,團隊正在推行包菜仔進入100家公司的計劃。肚子里已被植入高科技的包菜仔可覆蓋方圓300米的范圍信號,每天下午3點一刻搖一搖就會有免費下午茶的營銷方案,配合“包菜幣計劃”,讓不少公司成為“一棵包菜”的大客戶。
另外,將包菜仔做成時下最為流行的內容IP,本身就又產生新的盈利增長點。
將一杯咖啡賣成免費
一杯咖啡的成本就放在那里,不會因為你做了互聯(lián)網(wǎng)項目而轉移。如何將一杯咖啡的成本降至為零,或許幾個月前,這位年輕的創(chuàng)始人會告訴你不可能,但如今,這個團隊的確找到了這個可以大大節(jié)約成本的途徑。
不少客戶群體為白領階層的To B業(yè)務找到老財,希望跟“一棵包菜”合作,將LOGO印刷在盒子上,以實現(xiàn)的當前最為流行的廣告精準投放。
開始的時候老財比較抗拒,為保證品質感和設計感,在盒子上印LOGO的形式他始終無法被接受。后來他想了個法子,將企業(yè)的需求與搖一搖相結合,讓咖啡由企業(yè)買單,成功實現(xiàn)了多方共贏。
目前,“一棵包菜”的贏利點除了To C端點餐的收入,To B收入也占據(jù)很大比例!耙豢冒恕钡木下鋪點解決了傳統(tǒng)輕食餐飲業(yè)“最后一公里”的送達需求,同時連接更多企業(yè)需求,具有良好的變現(xiàn)前景,讓傳統(tǒng)線下店鋪望塵莫及。
一棵包菜做的事就是連接
對老財來說,這點子源于社交。老財從未把食物作為單純的食物,而是作為社交的工具。幾個人點一餐可口的下午茶,可以聊一個下午,因為共同口味又多了更多共同話題。即使情侶之間吵架,遠程送上一杯醇香的咖啡,暖暖心,一切都解決了。這些已經發(fā)生的客戶需求,“一棵包菜”都能一一滿足。
社交的后一步就是需求的連接!耙豢冒恕彼^的連接有兩層意思:首先,是運用手段將客戶與包菜仔進行溝通,形成“一棵包菜”平臺的連接;其次,“一棵包菜”也在運營社群,在群里讓每棟樓里不認識的陌生鄰居變成閨蜜的事情時有發(fā)生。
老財說,未來一定會線下擴張,鋪滿整個深圳。在分享開店選址方面,老財說并不排斥在大型商超或者寫字樓中做旗艦店展示。面對如此不景氣的線下經濟,不少傳統(tǒng)店面通過大量開店來占據(jù)有利位置,通過引流以強化品牌的方式來建立自己的王國。正如前文所說,如果老財?shù)牧髁渴翘焐蟻淼,那么它的店面承載的最大責任則是品牌展示,如此他的空間是否可以多做點其他事情也未可知,比如單純提供給包菜們交友的場所之類。
這就是“一棵包菜”的故事,事情并不復雜,但卻走著與傳統(tǒng)餐飲實業(yè)以及新美大、餓了么、百度外賣等互聯(lián)網(wǎng)餐飲平臺截然不同的路。但是,“苦練七十二變,才能笑對八十一難”。
(來源:品途網(wǎng) 作者: 鬧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