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會員不滿,新任總裁“躺槍”?

出品/連線Insight
撰文/王慧瑩
山姆又惹怒會員了?
新總裁劉鵬上任一周多,山姆又站在了風暴中心。這一次輿論的導火索來自全新改版的APP。
不少網友評論表示對山姆APP改版很陌生,那個曾經以真實選品、簡潔頁面著稱的山姆,似乎不見了。一些網友更是喊話,山姆的“阿里味”更濃了,要馬上接入88VIP、跳轉淘寶了。
王然作為山姆的老會員,不以為然!傲R山姆的有幾個真會員啊,”,王然向連線Insight表示,她認為大家對山姆的敵意有些重。
“雖然更喜歡以前界面的樸實感,但現(xiàn)在也沒差太多,基本不影響日常購買”,王然表示。

圖源:山姆APP
值得關注的是,這場風波正值劉鵬剛剛上任,不少會員將憤怒轉移到劉鵬身上,新總裁就這樣變成了“背鍋俠”。山姆不僅連夜改版APP,還第一時間發(fā)公告回應風波。
回溯整個事件的前因后果,藏著山姆會員對品牌初心的集體焦慮。今年以來,山姆因選品風波、配送風波屢次登上熱搜,這家零售巨頭陷入多事之秋。如今,新總裁上任,原本想重整旗鼓的山姆,又陷入新的難題。
風波會隨著時間消散,但口碑不會。重拾會員信任、找到擴張與價值的平衡,才是山姆的要緊事。
1、會員不滿,劉鵬背鍋?
剛上任一周多,劉鵬就攤上了麻煩事。
“山姆變得像盒馬”“山姆APP更新被指圖片失真”“山姆阿里系”……近期,多個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大量山姆會員在社交平臺和應用商店刷屏式地發(fā)表不滿,甚至喊出“退卡”“開除阿里高管”等激烈言辭。
引起民憤的核心是山姆APP改版。
過度美化產品圖片成為主要原因。更新后的APP中,水果、肉類等生鮮食品的圖片被指經過AI處理,過度美化,與實物差距明顯。
更讓會員困惑的是,部分生鮮商品直接使用了烹飪后的熟食成品圖替代原物圖。
山姆會員孫宇深有感觸。“產品展示圖的確有些花哨,我是來買菜的,又不是來學做菜的。”

圖源:山姆官網
孫宇認為,原始圖片至少能看看產品的新鮮度!皳Q再精致的圖片也無法提高我的廚藝水平,還不如就看點樸實無華的圖片!
此外,商品信息的混亂也讓會員不滿,甚至出現(xiàn)圖文不符的情況。有網友反映,新頁面不僅將關鍵的供應商信息被打碼處理,同一商品下的圖文描述也各說各話:詳情頁里白紙黑字寫著“國產”,但在展示圖片中,商品標簽上卻明確印著“進口”字樣。
這種誤導消費者的操作,讓會員摸不著頭腦,也選不到好產品!皳Q了產品配圖之后,大家要花時間跟之前產品做配對!”“逆天了,這些圖看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買什么!”……
在詳情頁中,原本直接下拉就能看到的商品詳情,改版后會彈出新界面,真正的詳情頁反而被折疊隱藏起來。想了解商品信息得比原來多操作好幾步,變得較為繁瑣。
消費者不滿的核心在于,他們又一次看不懂山姆的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無論是過度美化增加選擇成本,還是繁瑣的交互頁面浪費時間,似乎都背離了山姆真心為會員服務的初衷。
更關鍵的是,這不是山姆第一次惹怒消費者。今年7月,山姆上線限定版好麗友派,引發(fā)一眾山姆會員不滿。此后,衛(wèi)龍、盼盼、溜溜梅等在山姆渠道銷售的品牌也被卷入其中。今年10月,山姆又被曝出數(shù)起甜品、水果、豬肉等品控問題。
顯然,這次的憤怒也就成為會員長期不滿的爆發(fā)口。與此同時,消費者將不滿指向了山姆剛上任的總裁劉鵬,認為是劉鵬主導的這場改版。
事實并非如此。從山姆的回應可以看到,本次APP 改動早在8月底就已開始上線測試,期間的優(yōu)化調整均發(fā)生在劉鵬入職前,且劉鵬與代理總裁Jane Ewing 的交接工作要在年底前完成,這期間很難有時間推動APP改版,這樣的質疑更像是一場時間錯位。

圖源:山姆會員商店小紅書賬號
當然,消費者不是要抵制某個人,而是要找回曾經的山姆。
2、山姆會員,究竟想要一個怎樣的山姆?
屢次陷入風波,會員對山姆又恨又愛,山姆也要搞清楚,會員究竟想要一個怎樣的山姆。
搞清楚用戶的需求之前,要先搞清楚這個群體。一年260元的會員費,提高了山姆消費者的消費門檻,也決定了這個群體是一群對生活有高品質需求,同時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
他們追求的是一種無需費力的高品質生活。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這也是山姆能在零售混戰(zhàn)中突出重圍的關鍵。
首先,會員愿意為260元會費買單,本質是購買山姆的篩選權。正如山姆曾提出的沒有差異化的商品必須撤出原則,會員期待的是經過嚴苛品控的獨家商品,而非普通商超的同質化品類。
從瑞士卷到進口認證牛肉,山姆的爆款邏輯始終建立在替會員做選擇的信任基礎上。

圖源:山姆官網
其次,無論是線下購物車可以推到停車場、無理由爽快退款,還是線上的清晰信息呈現(xiàn),山姆會員需要的是一個良好且決策成本低的體驗。
或者說,山姆的會員不需要復雜的營銷噱頭,而是要真實可靠的品質生活。
此外,山姆在中國積累27年的中產俱樂部形象,更是一種身份認同的象征。這種認同在山姆的供應鏈和服務中逐漸滋養(yǎng)出信任與復購。
也正是這種信任,讓山姆會員成為高敏感人群,他們最害怕的是山姆變了。一張會員卡相當于是會員與山姆的消費契約,這種經營模式決定了山姆對會員的態(tài)度不容有失,會員對山姆也是愛之深責之切。
實際上,會員的挑剔目光背后,是山姆轉型期的必然陣痛。
當下零售業(yè)態(tài)正處在加速換擋時期,山姆不僅要守住現(xiàn)有的會員,還要開拓新會員,這決定了山姆仍要不斷擴張,無法停留在小而美的舒適區(qū)。
截至2025年7月,山姆中國門店數(shù)達56家(計劃年底增至64家),2024年營業(yè)額突破1000億元,占沃爾瑪中國整體業(yè)績的近三分之二,已成為絕對增長引擎。
伴隨規(guī)模化擴張,山姆一方面需要本土化供應鏈與選品的加固,一方面還要在電商渠道上補課。選擇劉鵬掌舵,正是山姆破解困局的嘗試。

圖源:山姆會員商店微信公眾號
劉鵬兼具全球供應鏈整合能力與中國零售經驗,既能助力山姆深化數(shù)字化轉型,又能精準捕捉本土需求。但會員的激烈反應表明,這種轉型必須守住會員第一位的底線。
山姆的聲明與整改動作已釋放信號。11月4日,山姆APP已將果蔬、肉類等品類頭圖換回實拍圖,部分商品附上成品圖標注。同時,山姆表示收到了很多“寶貴建議”,“將會持續(xù)改進,以更好地展現(xiàn)商品的真實形態(tài)并提升體驗”。
這或許是平衡的起點,供應鏈升級不應以體驗降級為代價,規(guī);瘮U張不能以信任流失為成本。
對于劉鵬而言,這場風波既是警示,也是契機。如何在擴張中守住初心,在數(shù)字化中延續(xù)溫度,將是這位新任總裁必須回答的考題。但消費者的耐心有限,留給山姆的時間不多了。
本文頭圖來源于山姆會員商店微信公眾號,文中王然、孫宇均為化名。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