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鋪》手冊
摘要
1、對于日用品店鋪,應選擇店面寬度大于店內(nèi)深度的形狀。這類店鋪商品品種較多,顧客從外邊即可清楚地看到店內(nèi),能給人一種安心感和親切感,便于顧客入門,適合顧客層較大、購買方便得業(yè)種,如食品類。
對于耐用品店鋪,應選擇店內(nèi)深度大于店面寬度的形狀。這類店鋪能夠在外觀上對顧客產(chǎn)生一種引誘力。但其比例一般以有利于前后銷售為界。
2、位于二樓的店鋪設計。假定是同一行業(yè),而其店鋪的位置是:一需要上樓;二與道路平行;三需要下樓樓梯(地下室)。據(jù)位于繁華街道的各店鋪對客人數(shù)目的調(diào)查資料顯示:
與道路平行的店鋪有55%的客人;
需要下樓的地下室店鋪有35%的客人;
需要上樓的店鋪有10%的客人。
3、開業(yè)資金基本上可大概分為兩部分。一是開店前的資金,包括:租店面的需押金、保證金,外部裝修、內(nèi)部裝潢、固定設備費用金,統(tǒng)稱為開店準備金。營運中所需費用為:進貨資金、員工新資、營銷宣傳等費用,稱為營運周轉金。
4、采購預定額估算公式:采購預定額=月末預定庫存額+本期營業(yè)額(原價)-前月底庫存額+損耗額
庫存量=營業(yè)額/商品回轉率(次數(shù))
5、采購活動五重點:即適當?shù)纳唐、時期、數(shù)量、場所及價格。
6、分割賣場面積的原則:美國專家建議,遵循五個步驟。
(1)根據(jù)賣場面積,確定能夠擺放標準貨架的總長度,即把所有的貨架的長度相加。
(2)根據(jù)預估銷售額,確定貨架空間所占比例。例如,蔬菜、水果罐頭將占銷售額的10%,那么它所占據(jù)的貨架空間也應為10%。
(3)根據(jù)商品單位體積進行調(diào)整。首先求出全部商品的平均體積,對于小于平均體積的商品,適當減少面積分配,反之,則適當加大面積分配。例如,蔬菜、水果罐頭體積僅為平均體積的71%,如果貨架總長度按330米計算,蔬菜、水果占的空間為330米×10%×71%=23.43(米)
(4)根據(jù)貨架寬度進行調(diào)整。首先求出全部貨架的平均寬度,對于小于平均寬度貨架的商品,適當增加面積分配,反之,則適當減少面積分配。例如,平均貨架寬度為45厘米,而蔬菜、水果罐頭貨架的寬度為45厘米,那末,此空間分配應增加5÷45=11.11%。
(5)根據(jù)一些特殊影響因素進行調(diào)整。如,對周轉慢的商品,給予最低限度的面積,并保持一定的庫存;對于廠商直送商品,給予足夠的面積,不保持庫存;同時,要考慮商品齊全、便于顧客挑選等因素。
7、燈光配置。在主通道,顧客觀賞并選購商品,常采用日光燈為主,白熾燈為輔的一般燈光,照度應在500-700勒克斯;在商品陳列區(qū),顧客會仔細挑選商品,燈光必須更加明亮和柔和,有時在一般燈光下加聚光燈,照度可達1000勒克斯;店牌燈光常用霓虹燈或鎢絲燈,達到平衡與和諧,照度達2000-3000勒克斯;另外,停車場的燈光,也應達到100-200勒克斯。
專家建議,在賣場之中配置70%日光燈與30%的白熾燈可獲得良好的色調(diào)均衡效果。
8、收銀設備配置:法國超級市場收銀機的配置情況是,400-2499平方米的中型超市,每150平米的營業(yè)面積設置一臺;2500平米以上的大型超市,大約每200平米的營業(yè)面積設置一臺。日本的許多中型超市每100平米營業(yè)面積設置一臺收銀機。
9、購物提籃和手推車的配置:國外較為通用的標準,每100平米的營業(yè)面積設50-100只提籃,10輛手推車;每200平米設50-200只提籃,30輛手推車。
10、商圈的范圍一般可按銷售額與市場占有率指標分為三個層次,即第一商圈,市場占有率30以上,占本店銷售額的70%;第二商圈,市場占有率10%以上,占本店銷售額的25%(累計95%);第三商圈,市場占有率在5%以上,占本店銷售額5%(累計100%)。
第一商圈,半徑500米以內(nèi);第二商圈,500-800米;第三商圈800-1000米。
11、國際通用商品代碼編碼原則:
(1)唯一性,即一品一碼,每一個有差異的商品都是一個獨立的品項,只能有一個唯一的代碼,并且永遠不變。
(2)無含義,即代碼數(shù)字本身及其位置不表示商品的任何特定信息,平常所說的“流水碼”就是一種“無含義”代碼,所以EAN碼并不能代替商品分類碼。
(3)全數(shù)字型代碼,即全部由阿拉伯數(shù)字組成,確保書定的準確性。
12、購物中心的商店營業(yè)面積和停車場的建筑面積之比4-5:1時,是最佳。
13、商品原價加值率存在誤差,設定商品零售價時,可以用下列公式:
零售價=商品原價(成本價)÷(1-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