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月亮事件有了新進展
6月9日晚間,在微信朋友圈流傳了這條消息: “藍月亮因合同談判破裂遭KA系統(tǒng)全線下架,范圍波及全國多個大區(qū)”。在這2個月里,藍月亮的下架事件不斷升級,當初的傳言也一一被證實。多家實體零售商表示,藍月亮希望從開架銷售轉(zhuǎn)專柜模式,即租賃門店貨架,定價由藍月亮自己主導。這一提議與實體零售商的日化類商品供應規(guī)則不符,最終雙方談崩。
昨日,藍月亮下架事件有了新的走向。據(jù)《化妝品報》表示,藍月亮決絕地與實體零售商“分手”后,將重點發(fā)展線上業(yè)務。藍月亮將把官方微信、藍月亮京東自營店、藍月亮天貓旗艦店這些線上平臺作為其重點銷售渠道,并在小區(qū)建立“月亮小屋”體驗店,為線上引流,而所有的推廣和配送則由按區(qū)域建立的營銷、配送、服務團隊進行。
逼上梁山還是蓄謀已久?
媒體稱藍月亮這次“斷臂改革”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預想的阻礙必然很多,但如果真的改革成功,將為日化行業(yè)摸索出一條新的渠道策略,極有可能會引發(fā)一眾品牌商的跟進。
在歸納藍月亮事件時,專家們都偏向于從“零供關系”去討論,認為藍月亮是被不斷上漲的進場費、陳列費、活動費逼上梁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據(jù)了解,“月亮小屋”計劃并不是藍月亮公司心血來潮,而是在三年前就著手開始宣傳和準備了。小美快購認為,藍月亮其實是提前看到了渠道洗盤的契機下蘊藏著的巨大消費者價值。
藍月亮很清楚,洗衣液是屬于高頻次、易決策的標準化商品,它還有一個附加屬性:重。所以,針對這個品類,消費者需要的就是簡單、快速、便利的購物途徑,足矣。而電商還額外提供了一項服務:將沉重的洗衣液送上門,剛好錦上添花。
既然有更低成本、高效地方式觸達消費者,為什么還要選擇高費用、復雜的方式呢?
對實體零售商的啟示
事實上,當前在大賣場里銷售的商品中,有很多與藍月亮洗衣液一樣,屬于高頻次、易決策的標準化商品,對于很多消費者,尤其是越來越懶、忙的年輕高收入消費群體,會越來越偏向于更便捷的購物方式。
為什么越來越多人去網(wǎng)上買米面油水?
為什么外賣業(yè)這么發(fā)達?
為什么便利店越開越多?
為什么生鮮電商這么火熱?
歸根結(jié)底,就是因為消費者的購物需求變了,購物場景也變了。今天是藍月亮,明天可能是寶潔;今天是洗衣液,明天可能是所有生鮮和日化用品。
在今天看,藍月亮的“斷臂改革”的確像是鋌而走險,但也許回過頭來看,我們會欽佩藍月亮的遠見和決斷力。電商的井噴式發(fā)展,O2O的興起,便利店的大舉擴張,都是鮮明的信號,實體零售商盡快為不同品類找到差異化的經(jīng)營模式,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方式滿足消費者對高頻次、易決策、求便利的商品的購物需求。不要讓越來越多供應商“斷臂”,不要讓消費者漸行漸遠.....
-------------------------------------------------------------------------------------------------
本文由小美快購原創(chuàng),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小美快購公眾號:xiaomeiguanwei
附件下載區(qū):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