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欧美+日韩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黄 色 成 人 免费网站,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當前位置:聯(lián)商論壇 - 資料共享區(qū) - 綜合 - 資料
txt

 市場侵略論(ZT)

在中國清末,一位名叫鄭觀應的著名學者,把商業(yè)競爭,形象地稱之為“商戰(zhàn)”。
  在日本,一位名叫大前研一的營銷戰(zhàn)略專家,把《孫子兵法》納入管理,譽之為“最高的經(jīng)營教課書”,挑起了企業(yè)“軍爭”。

  在美國,兩位市場定位理論奠基人里斯和特勞特,更以《戰(zhàn)爭論》為經(jīng)典,吶喊“有關營銷的最佳文獻不是出自哈佛大學,也不出自通用汽車,通用電器,甚至寶潔這樣的大公司,而是來自一位解甲歸田的普魯士將軍——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市場競爭,已經(jīng)受到軍事思想的領導1

  市場競爭,已經(jīng)白熱化了1

  在美國,每個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接受20多萬件次的廣告轟擊。他們必須從1200多種鞋子中選鞋,從800多種服裝中選服裝,從572種汽車中選汽車,從138種牙膏中選牙膏,從100個電視頻道中選節(jié)目。每年都會有3萬多種新產(chǎn)品上市,讓人們眼花繚亂;有30萬起沒完沒了的經(jīng)濟官司,讓人們苦不堪言;有5O萬家新注冊企業(yè)開始搏殺。另外,還有30多萬家企業(yè)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就是當今的“商業(yè)戰(zhàn)爭”!

  這場殘酷的戰(zhàn)爭,造就了一大批軍事企業(yè)家。一方總想打垮另一方。這場持久的戰(zhàn)爭,使競爭雙方從一開始就形成了一種“同行是冤家”的態(tài)勢。所以,美國營銷專家詹姆斯先生就在其《商界競爭兵法》一書中指出:“商業(yè)戰(zhàn)爭,就是指企業(yè)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敵對狀態(tài)”。

  那么,如果說過去的市場競爭,敵對雙方還有機會尋隙可乘的話,而今的市場更趨近“飽和”!皵硨σ庾R”使雙方的“競爭愿望”愈加強烈了。如果市場主體——企業(yè),在這種廝殺中缺少強勁的攻擊力,就很難占城掠地,亦很難打進這片熱士。

  我們在“市場侵略”課題的研究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中外80例著名商戰(zhàn)中,諸如可樂大戰(zhàn),漢堡包大戰(zhàn),礦泉壺大戰(zhàn),中原商戰(zhàn),IBM對蘋果,富士對柯達,豐田對大眾,索斯比對克里斯蒂,孔府宴酒對孔府家,強力飲料對健力寶,椰樹飲料對椰風,康佳彩電對長虹,英國立頓紅茶對中國龍井等等,每一個案例中的每一個市場主體,其營銷行為均具有明顯的“侵略性”,比例為100%。

  故此,我們有理由說,對一個新企業(yè)。沒有“侵略”就沒有市場;對一個老企業(yè),沒有“侵略”就沒有發(fā)展。

  企業(yè)必須發(fā)動它的“戰(zhàn)爭武器”,有效地打擊競爭對手,有效地扼制對手,有效地侵進對方市場。如此方能達到競爭的目的。這正如克勞塞維茨在其《戰(zhàn)爭論》中闡明的那樣,戰(zhàn)爭有兩大目的:一是以打垮敵人為目的;一是以占領敵境為目的。

  所以,所謂“市場侵略”,就是市場主體在特定的地域,以特定的時間,運用特定的“武器”,采用特定的方法,主動進攻,積極地侵占對方的市場利益。

  在客觀上,要求市場“侵略者”的行動,必須具有“掠奪性”,就像獅子一樣兇悍。“侵略者”所付出的侵略行為,就是要擠占市場,撈取實惠和好處。否則,市場主體的經(jīng)營就失去了目的性,沒有利益的戰(zhàn)爭是不存在的。

  我們知道,一個市場的切面是由生產(chǎn)者、銷售者和消費者組成的。這三者之間的利益既是統(tǒng)一的,又是矛盾的。作為企業(yè),將永遠在趨利的道路上奔跑。在這場競賽中,生產(chǎn)者和生產(chǎn)者競爭,銷售者和銷售者競爭,消費者也在和消費者進行購買利益的競爭。而每一次競爭,又總是以進攻者和防御者,以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形式表現(xiàn)。有人曾對世界歷史上100次重大戰(zhàn)爭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竟驚人地發(fā)現(xiàn),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之間,總是扮演著狼與山羊,獅子與草鹿一般的角色。對此,我們的企業(yè)家們將怎么想?我們將扮演什么角色?為什么不可以像獅子一樣發(fā)動一場“市場侵略戰(zhàn)爭”呢?

  調轉槍口,瞄準目標。

  這個目標就是競爭對手。這是市場競爭新定位。

  在以往的營銷教課書中,大體上對市場營銷觀念劃分了三個階段,即60年代——產(chǎn)品導向,是以生產(chǎn)制造為中心;70年代——市場導向,是以顧客和銷售為中心;80年代——顧客導向,是以消費需求為中心。

  到了90年代,有學者提出了“關系導向”、“社會導向”等現(xiàn)代營銷思想。而“市場侵略論”,明確地提出了“競爭導向”——以競爭對手為研究中心的營銷戰(zhàn)略觀點。這里不強調從消費者身上打主意,卻努力于競爭者身上尋找突破口。理由是:競爭者所表現(xiàn)出的任何行為,都包含著目的性。皆表明了競爭者對市場和消費群的認識及研究結果。所以,了解競爭者,就可以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市場,更有利于做到“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

    圖一

  那么,作為一個市場主體如何有效地去了解競爭對手呢?

  市場主體必須從“五個做什么”(5W)去研究對手:

  第一、競爭者正在做什么?

  第二、為什么那樣做?

  第三、沒有做的是什么?

  第四、做得好的是什么?

  第五、做得不好的是什么?

                                   圖二

  這樣,用“排除法”去研究一下市場主體,自然就知道了自己該“做什么”,并“怎樣做”了。

  早在1958年,日本豐田汽車首次侵進美國市場時,年銷量僅有288輛。然而20年以后,其年銷量卻突破了50萬輛,掠去整個美國汽車市場20%的份額。1985年升為25%,又把美國進口車中的主要競爭對手德國大眾汽車遠遠地甩在了后面。

  那么,豐田汽車的“高招”在哪里呢?

  原來,在豐田汽車剛進入美國市場之初,就委托了一家當?shù)卣{研機構去訪問“大眾”汽車的使用者,以了解他們對“大眾”的不滿。在“五個做什么”上,豐田公司了如指掌,并指導自己“怎樣做”。于是,他們放大車身,增大輪間距,擴大放腳空間,降低能耗,增加馬力。他們又采取了具有針對性的“市場侵略”策略,歷經(jīng)20余載,終于使“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了。

  不難看出,在美國市場的這場汽車爭奪戰(zhàn)中,豐田公司明確無誤地找準了競爭對手——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做到了有的放矢,最后一步一步地將其逐出了市場前沿。

  這個案例,不僅說明了應該怎樣去了解競爭對手,同時也提醒了市場主體:你必須弄明白對手是誰?

  在市場侵略之前,市場主體要清楚地進行市場定位,看看自己于同類市場上屬于第幾號企業(yè),需要向誰發(fā)起攻擊。

  例如,世界第一大拍賣行索斯比(SOTHRB’S)一度創(chuàng)新地為賣方提供50%的“買方貸款制度”,使顧客紛紛歸于自己門下,從而贏得了巨大的市場。索斯比的這一措施,矛頭所指當然是世界第二大拍賣行克里斯蒂。為此,索斯比總裁高瑞伯爵曾驕傲地說:“索斯比深深地以具有侵略性為榮。”

  所以我們可以說,做好市場攻擊定位,是發(fā)動市場侵略的前提。

  根據(jù)著名營銷專家菲力普·科特勒的競爭戰(zhàn)略,市場主體可分為四種類型:

  1、市場領導者——捍衛(wèi)型

  該主體占有市場的壟斷地位,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他們的市場行為都受到了其它公司的模仿和追逐。他們最喜歡大規(guī)模市場侵入。在多數(shù)情況下,其營銷行為都是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霸主地位。如汽車行業(yè)的通用汽車公司、電腦行業(yè)的IBM公司、飲料行業(yè)的可口可樂公司、餐飲行業(yè)的麥當勞公司等。

  若根據(jù)藍契斯特法則,他們的市場占有率應該在73.88%一41.7%左右。通用汽車公司在美國市場上的占有率在59%。

  2、市場挑戰(zhàn)者——攻擊型

  該主體通常是行業(yè)中位居第2號或第3號的公司。他們在市場上的地位與份額均次于領導者。但他們完全具備了與“種子選手”相競爭的實力。他們喜歡抓住機會即向領導者發(fā)起猛烈攻擊,積極侵奪市場利益。如福特汽車公司、DEC公司、百事可樂公司、漢堡包大王公司等。

  他們的市場占有率應該在41.7%一26.12%左右。福特汽車公司在美國市場上的占有率在26%。

  3、市場跟隨者一一追擊型

  該主體以“拿來主義”緊跟市場上的先進趨向,以不落伍的姿態(tài)贏得高利潤。他們可能具備競爭實力,但在戰(zhàn)略上避免正面挑戰(zhàn)。他們最喜歡侵蝕對方,或向對方空檔侵進。如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蘋果電腦和康柏電腦公司、溫迪快餐公司等。

  他們的市場占有率應該在26.12%一9.33%左右。克萊斯勒公司在美國市場上的占有率在13%。

  4.市場補充者一一游擊型

  該主體以專業(yè)化為核心,經(jīng)過市場細分選擇產(chǎn)品。他們在大公司的夾縫中生存。沒有競爭實力,但有生存基礎。一旦遇到強者的侵略,就有可能被吞并。所以,他們最喜歡對無人注意或無暇顧及的市場采取侵進策略。如美國汽車公司、王安電腦公司、榮冠可樂公司、卡斯爾快餐公司等。

  他們的市場占有率應該在9.33%一1%左右。美國汽車公司在美國市場上的占有率為2%。

  以上,通過四類市場主體的劃分,企業(yè)就可以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位置,以便為進行“市場侵略”選準對象和方向。但是,對一個中小型企業(yè)來說,你盡可以去模仿大公司的產(chǎn)品,然絕不可以去模仿他們的行銷行為。譬如美國寶潔公司,每年所花用的廣告費就高達9億美元上下。在侵進日本市場的前8年不賺一分錢。在侵人中國市場的前3年沒有任何利潤收入。試想,即便是年銷售額在4.8億人民幣的上海家化也賠不起呀。

  那么,要侵略的市場最好在哪里呢?

  美國營銷專家麥克爾·波特在其《競爭戰(zhàn)略》一書中這樣說道:“最好的戰(zhàn)場是那些競爭者尚未準備充分、尚未適應、競爭力弱的區(qū)隔市場或戰(zhàn)略領域!

  真正優(yōu)化的“市場侵略”策略,應該是避實就虛,攻其無備。針對競爭者“沒有做的”和“做得不好的”發(fā)動進攻。

  中國的強力飲料、椰樹牌飲料,正是對“健力寶”還“沒有做的”果蔬飲料市場發(fā)動搶攻,結果一舉侵取了中國果蔬飲品的天下。

  美國“漢堡包大王”由于發(fā)現(xiàn)了“麥當勞大叔”一條龍服務中,“做得不好的”是只能提供“單一口味”;“沒有做的”是只有“油炸”食品,缺少“火烤”食品。于是趁機發(fā)動侵進,向顧客提供了適合每個人的“特殊口味”和“火烤”食品,使兩大快餐立刻明顯區(qū)別。由此,漢堡包大王名聲大振,當年銷售額遞增了10%,而麥當勞卻下降了3%。

  世界的軍事史上一再表明,迎頭強攻,有損無益。

  現(xiàn)代商戰(zhàn)也證明了正面攪殺,極易兩敗俱傷。

  1989年的“中原商戰(zhàn)”,各家“諸侯”的平均毛利率僅為12%,總體損失達200萬元人民幣。94年以來的鱉精大戰(zhàn)、腦黃金大戰(zhàn)、美容品大戰(zhàn)、補酒大戰(zhàn)、減肥藥大戰(zhàn)等等,不僅僅使產(chǎn)品成為市場上的“短命鬼”,而且又把中國價值在700億美元以上的保健品市場搞得一塌糊涂。

  我們說,戰(zhàn)場需要搏殺,但要的是那種有計謀的搏殺。

  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提醒我們:一國之君,必須具備獅子與狐貍兩種性格。

  戰(zhàn)爭的結果,必須區(qū)分出勝利者和失敗者。換言之,就是必須區(qū)分出勝利的統(tǒng)帥和失敗的將領。有勇無謀者必然滅亡。現(xiàn)代的商業(yè)戰(zhàn)爭正體現(xiàn)著這一特質。故此,市場主體發(fā)動市場侵略,雖然是一種市場積極行為,有利于市場拓展。但它必須在科學的指導下,才有可能把“行為”轉化為“成果”。這樣,我們就必須“謀攻”。正像《孫子兵法》中闡述的那樣:“夫未戰(zhàn)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zhàn)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如果“不算”,又怎么可能去取勝呢?

  在此,作者為市場主體提供以下“市場侵略”程序:

  1、列出對手“五個做什么”知彼;

  2、列出自己“五個做什么”知己;

  3、對比——列出雙方優(yōu)勢、劣勢表;

  4、提出侵略課題;

  5、解出對手“沒有做的”原因;

  6、提出針對對手“沒有做的”最佳對策;

  7、提出針對對手“做得好的”最佳對策;

  8、提出針對對手“做得不好的”最佳對策;

  9、提出針對自己“沒有做的”最佳對策;

  10、提出針對自己“做得不好的”最佳對策;

  ll、選擇有利的“侵略武器”,并制訂出“侵略方案”;

  12、檢驗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3、實施。

  市場主體,可以根據(jù)以上這套策略系統(tǒng),行之有效的發(fā)起“英雄者”行動,不失時機地向對手的領地進行①侵蝕、②侵進、③侵擊、④侵襲、⑤侵奪、⑥侵占。

  美國的IBM公司,原本是大型電腦市場的霸主。但在70年代末,IBM瞄準了蘋果電腦公司,仔細研究了“5W”。1981年8月,IBM投入4000萬美元廣告費,突然對個人電腦(PC)市場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侵略。一年內(nèi),在24億美元的市場中,IBM侵奪了17%的份額;二年內(nèi),IBM擊敗蘋果電腦,在42億美元的市場中,侵奪了26%的份額。第三年,IBM又動用了一枚有力的“侵略武器”——降價20%,徹底打垮了許多小型電腦公司,穩(wěn)穩(wěn)地侵占了PC市場,成為一個新的霸主。

  當然,IBM對蘋果,是計算機市場上市場捍衛(wèi)者對市場追擊者發(fā)動的一次大規(guī)模侵略。那是個新戰(zhàn)場。在強大的IBM面前,蘋果公司的反擊顯得軟弱無力。最終“蘋果”讓“藍色巨人”咬去大半。那么,目前在中國的通訊市場上,“諾基亞”正對大哥大“摩托羅拉”發(fā)動著一場激烈的侵奪。而NEC公司則完全采取了侵蝕策略。由于三方“5W”對比不同,他們所采用的“侵略武器”和“侵略策略”均顯示出差異性。

  在這里,作者提出五種“侵略策略”可供選。

  第一種:對競爭者“做得好的”市場侵略策略。

  即市場主體對競爭者的產(chǎn)品和營銷行為,進行創(chuàng)新性模仿,從而達到一步一步蠶食利益之目的。如日本彩電從40年代開始仿造美國產(chǎn)品。80年代最終取代了美國產(chǎn)品。

  第二種:對競爭者“做得不好的”市場侵擊策略。

  即市場主體瞄準競爭者產(chǎn)品或營銷行為之缺陷和劣勢,通過攻擊使之愈加暴露,反襯出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起到打擊對方,宣揚自己之目的。如1992年夏季,中國市場上的礦泉壺之爭!案缓馈币浴疤烊坏V石”打擊百龍公司的“專用礦石”。而“亞都”壺又以其超長濾芯、紫外線燈滅菌攻擊兩位對手礦泉壺之要害——“滅菌包”。

  第三種:對競爭者“沒有做的”市場侵進策略。

  即市場主體抓住市場空檔迅速擠占,或對競爭者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攻其無備,從而達到占領市場之目的。如DEC公司60年代首先開發(fā)上市了PC微型電腦,避開了IBM大型電腦市場,一舉使銷售額達到40億美元。一直到70年代末,微機市場份額控制在40%左右。而IBM由于開發(fā)產(chǎn)品較晚,其當時的微機市場份額僅有10%左右。

  第四種:對競爭者“正在做的”市場侵襲策略。

  即市場主體為了對抗競爭者,對其營銷方針和營銷行為突然進行襲擾,從而達到打亂其正常部署,為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之目的。如1985年4月23日,可口可樂公司召開記者招待會推出新可樂。同天,百事可樂的廣告鋪天蓋地般地登上了全國大大小小報紙的版面,讓人感到其聲勢更大,好像在慶祝勝利。

  第五種:對競爭者“正在做的”市場侵奪策略。

  即市場主體面對競爭者進行針鋒相對的進攻,以不示弱的姿態(tài),甚至以同樣的營銷模式,同樣的營銷行為爭奪每一寸市場,從而達到以實力占領之目的。如近幾年的孔府宴酒對孔府家酒之戰(zhàn)!翱赘摇睆V告做到哪里,“孔府宴”的廣告就打到哪里。有“孔府家”酒的地方,就有“孔府宴”酒。

  以上,是五種“市場侵略策略”。

  我們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市場侵奪策略”的運用,必須具備充足的營銷資源和持久的競爭實力。否則不可模仿,也不必與之競爭。天津的“夏利”汽車不必與上海的“桑塔納”侵奪;鄭州的“少林”汽車不必與南京的“依維珂”打斗。你是鯊魚也不必和藍鯨搶食啊!

  關鍵是:你要弄明白自己的真正對手是誰?你要弄明白市場領地在哪里?

  發(fā)揮優(yōu)勢,“背陽”而攻擊,獅子就會沖入羊群。

  歷史發(fā)展到了20世紀的今天,競爭的雙方已經(jīng)不可開交。盡管他們有時笑臉相迎,但骨子里都透著殺氣。企業(yè)家們每天都會想到如何壯大自己,如何打倒對方。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從軍事上我們聯(lián)想到經(jīng)濟上,“戰(zhàn)爭制勝賴以人操縱的高科技武器”。

  1991年1月,海灣戰(zhàn)爭發(fā)起的“沙漠風暴”行動,5500余枚導彈攻擊,l1.2萬架次飛機轟炸,45萬裝甲大軍挺進,三天內(nèi)即一舉收復了科威特。

  由此,中國的企業(yè)家們是否想到——“小米加步槍的時代早已過去了”!——企業(yè)制勝同樣“賴以人操縱的高科技武器”。

  市場主體若要在全球這個經(jīng)濟大戰(zhàn)場上侵進取勝,就必須擁有先進的“市場武器”系統(tǒng)。

  這個市場“侵略武器”系統(tǒng)就是:

  第一種武器——“領先性產(chǎn)品”。

  它包含著:①技術、功能領先;②質量領先;③高附加值領先;④發(fā)展趨勢領先。

  例如:長城奔騰微機在技術、功能上具有市場領先性;海爾洗衣機在功能、質量上具有市場領先性;,太陽神口服液在高附加值上具有市場領先性;新飛牌無氟電冰箱在發(fā)展趨勢上具有市場領先性。

  第二種武器——“挑戰(zhàn)性價格”。

  它包含著:①低成本保證體系;②市場差價體系;③結算及金融優(yōu)惠體系。

  例如:1913年,享利·福特在世界上第一個推出生產(chǎn)流水線,93分鐘造一輛汽車,大大降低了成本,從而保證了福特牌汽車“人人買得起”。

  又如:1996年3月26日,中國最大的彩電廠家——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產(chǎn)品降價100元一850元,降價幅度為8%一18%,拉開了同類產(chǎn)品市場差價,刺激購買,從而使自己在中國彩電市場上的份額達到22.91%,榮獲第一位。

  再如:50年代末期,日本豐田汽車侵進美國市場時,采用高額折扣的優(yōu)惠方法,迅速地疏通了分銷渠道,成功地擠占了市場。

  第三種武器——“攝心性廣告”。

  它包含著:①獨具風味的廣告語;②標新立異的創(chuàng)意;③強烈的聽視覺沖擊力;④美感;⑤強力度發(fā)布。

例如:娃哈哈果奶電視廣告中的促銷訴求“媽媽,我要喝……”;恒源祥絨線電視廣告中的“發(fā)洋財”;椰風飲料的“擋不住”;百事可樂廣告中的“你是百事可樂的一代”;威力洗衣機的“獻給母親的愛”;以及賒店老酒電視廣告的“蒙太奇”手法。

  第四種武器——“短寬性渠道”。

  它包含著:①短化渠道網(wǎng)絡;②寬化渠道網(wǎng)絡;③短寬一體化渠道網(wǎng)絡。

  例如:美國雅芳化妝品公司侵進中國市場,培養(yǎng)了20萬直銷大軍,采用直銷方式“短化”了廠商和消費者的距離。而河南雙匯集團,則采用“寬化”方式在全國撒網(wǎng)。它擁有500家大型加盟經(jīng)銷商,確保了其產(chǎn)品市場占有率,使其1996年的銷售額高達24億元人民幣以上。濟南三株公司,也是憑借著在全國擁有200多家全資營銷子公司和l萬多名推銷員,走“短寬一體化”道路,使其1995年銷售額達到23.5億元。1996年又營建了600家營銷子公司和15萬名推銷員,銷售額一舉勁升為80.6億元。

  第五種武器——“趨同性合伙人”。

  它包含著:①趨向化合伙;②同一化合伙。

  例如:90年代后期,計算機領域中的老對手IBM(年銷售額609億美元)和蘋果公司(年銷售額63億美元),突然對外宣布結盟,達成“趨向化合伙”。他們將不建立聯(lián)合設施,只是雙方共同投入時間、人才和技術。相互分享對方最先進的技術和最深的一些秘密。這種結盟,表明美國計算機工業(yè)終于聯(lián)合起來開始阻擋日本的侵略了。蘋果公司總裁約翰·斯特利甚至這樣說:“沒有強大聯(lián)盟,我們將輸給日本!

  再如:在60年代,為了對付美國波音飛機的入侵,歐洲四國成立了具有“同一化”的空中客車公司,成功地侵奪了波音公司和麥道公司35%的市場。到1996年,更提出要在本世紀末占有全球民用客機市場50%的份額。面對空中客車公司的大舉侵略和勃勃雄心,波音公司為了捍衛(wèi)市場霸主地位,其于1996年12月突然宣布以133億美元兼并麥道飛機公司,從面使其目前市場份額由55%,猛增到65%。波音公司的“同一化”將更堅固,其反擊力度也會增加。然而,空中客車公司正在加緊研制A3XX超巨型飛機,以便運用這個“領先性產(chǎn)品”去對抗波音747飛機,完成自己的市場目標。

  從以上五種“侵略武器”,我們可以看到其一旦投入到市場搏殺當中,將會產(chǎn)生巨大的效能。這五種“武器”,它們都會在不同的領域內(nèi)產(chǎn)生其致命的殺傷力!邦I先性產(chǎn)品”就好像是“穿甲彈”;“挑戰(zhàn)性價格”就好像是“撒手鋼”;“攝心性廣告”就好像是“照明彈”;“短寬性渠道”就好像是“大炮”;“趨同性合伙人”就好像是“裝甲師團”。

  如果市場主體把這五種“武器”巧妙地組合在一起,那么,您就仿佛掌握了一顆市場“重磅炸彈”。

  這顆“炸彈”,對市場主體的勝敗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相關圖片如下:


0 0
此資料沒有附件可供下載
全部評論(2)

相關資料


共享者  lovely_paul  的其他資料

管理員:X.W.   QQ:2774698110  電話:0571-87015503

網(wǎng)站簡介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聲明

ICP證: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