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新茶飲第一股”的風頭,登錄港股的奈雪的茶(以下簡稱奈雪),在資本市場的日子并不風光!
6月30日上市首日就破發(fā),隨后股價便是一路陰跌,讓很多投資者大跌眼鏡。有媒體評論,奈雪“社死”二級市場,有散戶投資者表示,“腸子都悔青了!”
如今,距離上市將近1個月,金融市場似乎依舊不買這個網紅品牌的賬!
上市不到一個月,股價腰斬,市值跌去一半
昨天,港股集體大跌,奈雪的茶股價暴跌,再創(chuàng)上市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奈雪的茶上市時有5名基石投資者,其中有四名為基金(瑞銀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fā)基金、南方基金),他們投資金額共為1.45億美元。
如果按照他們購買的價格(發(fā)售價19.8港元)來算,那么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基石投資者的浮虧已經達到了近40%。
股價下跌背后,是估值泡沫?
公開數據顯示,奈雪的茶在2020年12月30日融資后的估值約為130億港元,而按照17.20港元至19.80港元的發(fā)行區(qū)間計算,奈雪的茶上市時的市值將達到295億港元至340億港元。短短半年,估值翻倍!
而奈雪的茶門店數并未實現大幅增長,從2020年9月30日的422間,到上市時公布的數據為562間,只增加100多間。
對于每個店的價值,不少人都存在質疑,表示其體量撐不起估值。
資深商業(yè)地產評論家、微博大V——鄉(xiāng)鎮(zhèn)豬認為:奈雪此次的股價下跌,主要是目標價格定得比較進取,產品力和盈利能力,甚至是后續(xù)發(fā)展都不太被看好,加上最近金融市場波動。不過,畢竟投資方還未把手上股權全部套現,過了禁售區(qū)肯定還會有動作,肯定后面會有一些新動作。餐飲類要看坪效和毛利率,單純靠估值也不成,上市前都是靠門店量覆蓋率,上市后就要看賺錢能力了。目前來看,這杯茶對比門店投入成本和營運成本,賺錢能力并不喜人,要看遠景規(guī)劃。
新茶飲賽道火爆,資本殺瘋了!還有這些品牌被撒鈔票......
實際上,關注貨幣政策的都知道,自2020年疫情以來,全球大放水,再加上此前P2P爆倉、房地產也被嚴控......
在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戰(zhàn)略的助推下,影響實體經濟與消費的新茶飲就成了熱門賽道。
用一個段子來說,就是——“泡沫滿天飛,估值瘋漲!
可能對于很多奈雪的投資方而言,不一定是100%看好這個品牌,只是要先在熱門賽道占個坑,賭一把。
賭贏,就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