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2月,富士康廊坊公司發(fā)生兩起死亡事件:19歲的榮波從宿舍墜樓身亡;16歲的王凌艷死在宿舍的床上。與深圳富士康“九連跳”不同,這兩起死亡事件至今無人提起。據(jù)悉,事發(fā)后,廊坊富士康高層曾通知政府官員,請求協(xié)助控制媒體。
很有“誠意”的“捐贈”
幾無再去廊坊可能的榮凡英和王建坡,都在廊坊辦了一張銀行卡。辦卡的目的是“接收富士康的賠償金”,但在富士康與他們簽訂的協(xié)議書上,并沒有出現(xiàn)“賠償金”字樣。
在兩張協(xié)議書的第三條寫著:“乙方(即富士康)秉承愛心原則,人道救助,特向甲方一次性捐贈人民幣(……)元”。但直到記者看到協(xié)議書,王建坡依然沒有意識到領(lǐng)取的是“捐贈金”,而非“賠償金”。
“他給了我們這份協(xié)議書,說可以賠償11萬!
“當時說的是賠償?”
“記不清了,孩子走了,當時心里都亂了!
被“捐贈”的不只王建坡。村民公認的老實人榮凡英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拿到的是什么錢!耙恢倍际峭馍趲臀姨幚,賠償金也是他幫我查收”,榮凡英說。
跟榮凡英不同,在縣政法委工作的外甥清楚協(xié)議書的細節(jié),并向記者特別強調(diào)這是“贈與”不是“賠償”,并表示“富士康領(lǐng)導很開明,表現(xiàn)得很有誠意”,希望“不要報道,以免造成不利影響!
不過,“誠意”顯然沒有體現(xiàn)在付款速度上,F(xiàn)在距離簽訂協(xié)議書已經(jīng)四個月,榮凡英還沒有拿到全部的“賠償金”。而按照協(xié)議書第四條約定:雙方簽定協(xié)議一個月內(nèi),乙方要將十五萬元款項匯款到甲方指定郵政儲蓄賬戶……
晚簽一個多月協(xié)議的王建坡則已收到全款。
對比兩份協(xié)議書可以發(fā)現(xiàn),雙方對付款日期的限定并不一樣。榮凡英拿到的協(xié)議書上,限定一個月內(nèi)付款,而王建坡的協(xié)議書則限定自簽訂協(xié)議日即付款。
盡管付款時間出現(xiàn)區(qū)別,但協(xié)議書的第六條則基本一致:在乙方(廊坊富士康)支付完上述款項后,雙方就王凌艷死亡(榮波身亡)處理事宜終結(jié)。甲方及其親屬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向富士康要求支付任何費用。雙方法律關(guān)系終結(jié),后續(xù)任何狀況與乙方無關(guān)。
“他們說了,剩下的錢這幾天就給,這幾天就給!睒s凡英不住地點頭,就像是在給自己打氣。
1000多元的“高薪”·絕望的家人
“王建坡家?前邊胡同,柵欄門就是!
“柵欄門?”
“對,竹坯子門。”
……
“榮凡英家?最矮的土房那家就是!
“這有兩家矮房子!
“只有他家還住人!
……
石佛寺有三千多人,村里只有榮凡英一家姓榮;星馬村有兩千多人,但村里只有三家姓王。小門小姓的背后,是相似的貧困與清苦。
“就這兩間正房住了幾十年,去年農(nóng)歷6月,他老婆就跑了,窮怕了”,身高1米72的鄰居喬強低頭進門時,一不小心頂在門框上。此前,彎腰進門的記者已經(jīng)頂過一次。
“前兩年這房的大梁還折了,政府補貼了50塊錢!睒s凡英說到這顯得很不好意思。
榮家為數(shù)不多的可以看見商標的物件是半盒香煙。坐在由三個破舊單人床拼成的“大床”上,榮凡英每隔一段時間就向我們遞煙,我們說“不吸”,他便不太熟練地把煙放回煙盒。過一會兒,再拿出來遞給我們,如此往復多次……但煙拿來拿去,我們不吸、鄰居不吸、他也不吸。
“他是村里的低保戶,村里就三四家,其他幾家都是沒有兒女的老人”,鄰居說,“你們能不能反映一下,給他多發(fā)點補助?”
王建坡家的條件稍微好點。正房比榮家多一間,而且告別了紙糊窗,但住人的屋子同樣只有一間。王凌艷出去打工前,每天睡覺就跟爸媽和小自己5歲的弟弟擠在一個大炕上。
王建坡家的院子很大,正房旁邊還有三間土房,房頂已經(jīng)塌掉,只剩下土墻和沒了窗紙的木格窗扇,安靜地掛在散亂堆放的柴禾幫邊。
“上到六年級,盼盼就不想上學了,想早點給家里掙錢,”王建坡說。
“這個孩子很懂事,跟村里的老人、孩子都很合得來”,王凌艷的伯母說。
不過,內(nèi)向、不愛說話、膽小,是奶奶、爸媽、伯父對王凌艷的評價。去年秋后,王凌艷到與鹽山縣相鄰的黃驊市打工不到十天,便被媽媽叫回家,“就是擔心她,這個孩子膽小,見到蟲子都害怕。”
這次去廊坊打工。源于堂哥王凌浩的建議。大年初三,王凌艷就跑到縣城的一個電子工廠打工,月薪只有四五百塊錢。初六,堂哥說認識富士康的老工人,可以推薦她去富士康,月薪一千多,干好了能接近兩千元。
<[iframe] 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g.163.com/r?site=netease&affiliate=news&cat=article&type=tvscreen200x300&location=1" frameborder="no" width="200" scrolling="no" height="300">[iframe]>
沒有太多的猶豫。王凌艷于初七這天動身,由一個叫張蓉毓的老鄉(xiāng)介紹,初九便進入廊坊富士康。事發(fā)后,王凌艷的媽媽在床上躺了幾個月。這個從貴州嫁到鹽山的母親很后悔當初沒攔住女兒,“去黃驊工作我都舍不得,怎么就同意她去廊坊呢?”
“說實話,一個月要是能掙2000元,對我們這種地的人來說,那真是頂天了,”王建國說。
“我去年帶孩子去了一趟貴州,見到了姥姥、舅舅,”讓凌艷媽媽欣慰的是,“舅舅他們都很喜歡她!
可惜,她的姥姥和舅舅,再也看不到她了。
(本文來源:新華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