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新銳內衣品牌「Bananain蕉內」正式完成數(shù)億元A輪融資,本輪由元生資本獨家投資,穆棉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投后估值達到25億元,也是近十年來估值最高的內衣公司。蕉內創(chuàng)始人臧崇羽告訴36氪,本輪所得資金將主要用于強化體感科技核心定位、新品研發(fā)投入。
這一輪融資發(fā)生之前,蕉內曾于2016年3月獲得鐘鼎創(chuàng)投1000萬元天使輪投資。源起打破一個習以為常卻不合理的常規(guī):貼身衣物上令人刺癢的縫制標簽,蕉內2016年由臧崇羽和李澤辰共同創(chuàng)立,并沿著技術與設計雙輪驅動“體感科技公司”定位展開探索,產品主要涵蓋內褲、襪子、文胸、保暖衣、家居服、輕戶外等品類。值得一提的是,創(chuàng)立蕉內之前,兩位創(chuàng)始人均在設計行業(yè)有過十五年從業(yè)經驗。
蕉內熱皮 羊毛保暖衣概念海報,圖據官網
舒適度和功能性是內衣品牌核心競爭力,也是蕉內著力提升的方向。據悉,蕉內過去四年間在全球整合并購科技資產,同時擁有多項纖維面料技術專利。針對日常通勤、戶外、居家等場景和需求,蕉內最初于2016年11月獨創(chuàng)Tagless無感標簽技術,一改過去內衣行業(yè)縫制標簽的糟糕體驗,將標簽印于內衣外部,成功從內褲單品切入。在此基礎上,蕉內繼續(xù)提升自主研發(fā)能力,將ZeroTouch?無感托?技術、涼皮秒吸降溫技術、熱皮空氣學保暖技術、銀皮抗菌技術等技術應用于品牌產品中。
蕉內Tagless無感標簽技術,圖據官方
作為近些年崛起的本土內衣品牌的突出代表,自2017年初產品正式上線以來,蕉內銷售額連續(xù)三年實現(xiàn)超過100%增長,2017年-2019年銷售額分別達到5000萬、1.6億、3.3億,36氪獲悉,蕉內2020年全年預期GMV達10億元,用戶量從2019年的200萬增長至550萬,躍升天貓內衣行業(yè)TOP2。
官方數(shù)據顯示,截止至雙十一當晚,蕉內2020年雙十一總成交額突破2.2億,較去年雙十一同比大幅增長3倍。其中5個品類增幅超過200%,文胸同比增長536%,家居服更是同比增長338%。內褲、保暖套裝品類均躍居行業(yè)首位。
起步于電商渠道,蕉內切入時內衣行業(yè)已處于飽和狀態(tài),包括都市麗人、浪莎、南極人、UNIQLO、Victoria’s Secret等品牌在內,線上線下全渠道競爭激烈,但內衣市場又是典型的螞蟻市場,市場極低集中度運轉,有“中國內衣業(yè)第一股”之稱的都市麗人,2019年營收約41億元,參考整體約3000億市場規(guī)模來看,市占率僅約1.4%。
相比之下,美國、歐洲等內衣市場集中度較高。顯然,中國內衣市場賽道龍頭品牌仍有待發(fā)掘。從內衣趨勢來看,近些年傳統(tǒng)審美下的性感內衣不再走俏,或者說,新一代消費者關于內衣“性感”的定義,正朝著“悅己”的風向發(fā)展。
尤其今年受疫情影響,由于居家辦公、生活的時間大幅增加,與舒適度之強關聯(lián)的內衣市場也迎來集體爆發(fā)。除蕉內外,包括主打“身心自由的內衣”定位的neiwai內外、“無尺碼內衣”定位的Ubras等內衣品牌均有突出表現(xiàn)。
在臧崇羽看來,當前充分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對蕉內來說并非壞事,內衣賽道越飽和,消費者對內衣的關注度才會越高。與之類似,老品牌的覺醒,新銳品牌崛起甚至國際品牌加入的壓力,會幫助蕉內消除可能存在的惰性心態(tài),更專注做體感解決方案的產品創(chuàng)新升級。
對于整個內衣行業(yè)來說,新銳品牌們所做的一大創(chuàng)新在于,直接一改過去SKU體系混雜、渠道分散的通病,從提升體感出發(fā),聚焦電商渠道,重新梳理產品體系和供應鏈資源。
在供應鏈方面,蕉內主要通過與行業(yè)一流供應商合作,并與Victoria’s Secret、CALVIN KLEIN、MUJI、UNIQLO、NIKE等眾多一線品牌供應商展開長期密切的深度戰(zhàn)略合作,與上游供應商品牌聯(lián)合開發(fā)具有獨占性的技術資產。其中Airwarm蕉內熱皮技術便是聯(lián)合日本的紡織頂級制造商東洋紡TOYOBO共同研發(fā)。
蕉內也在探索承載更多人文精神的“in”產品系列,包含與 SpongeBob海綿寶寶、Vivicat懶貓、太二、Fansack勺子等品牌IP、新銳藝術家進行聯(lián)名合作,并推出公益向的紅色計劃、環(huán)保向的綠色計劃、場景向的蕉囊計劃等實驗項目與用戶進行深層次互動。
內衣是蕉內的核心產品,在此基礎上,蕉內也在沿著皮膚,向更多家居生活品類延伸的2.0階段發(fā)展。渠道方面,在天貓主力渠道之外,蕉內也在嘗試進入線下零售渠道。
蕉內首家線下體驗店圍擋,圖據官方
36氪獲悉,包括mini店、旗艦店等不同類型的單店模型正在測試階段,并且預計將于今年至明年陸續(xù)亮相。